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

【婦產科 李世明醫師】試管嬰兒新趨勢~客製化刺激排卵療程


 一、延後卵巢刺激(Delayed COS)的基本概念

「延後卵巢刺激」指的是在傳統的 IVF 療程中,刻意延後開始卵巢刺激(COS)或觸發排卵的時間,而非一開始就於月經第23天開始注射gonadotropin,而是透過藥物預處理或激素調控讓卵泡生長更同步、卵巢反應更佳,再進入正式的刺激階段。

二、延後卵巢刺激的臨床目的與意義

臨床目的

說明

改善卵泡同步性

延遲卵泡募集時間,避免部分卵泡提早長大導致大小不一

提升卵子品質與成熟度

增加成熟卵(MII卵)比例,提高受精與胚胎品質

增加卵子數量

對低反應者可增加可用卵泡數

優化子宮內膜與胚胎同步性

改善內膜著床環境,提升植入成功率

靈活調整治療時間

便於臨床排程與患者時間配合

降低OHSS風險

高反應患者中可延後刺激以降低併發症風險


三、常用的延後卵巢刺激方法

延後 COS 並非單一技術而是一系列策略,根據臨床需求選用不同方法:

方法

主要機制

適用情況

OCP 預處理

抑制FSH/LH波動,延後卵泡募集、同步卵泡

需調整治療時程、卵泡不均

E2 Priming

抑制內源性FSH上升,防止優勢卵泡過早出現

高齡、DOR、卵泡不同步

GnRH antagonist預處理

快速抑制FSH/LH,延遲卵泡募集、改善同步性

卵泡大小差異大、成熟卵比例低

GnRH agonist 長方案

抑制下丘腦-垂體軸,重新設定卵巢週期

高齡、反應差、同步性差

雙期刺激 / 黃體期刺激

利用卵泡二次波動,延長刺激周期

AMH極低、卵巢儲備極差者

自然延遲法

等待激素下降或卵泡狀況改善後再啟動

激素異常、卵泡未同步

四、「E2 priming 延後卵巢刺激(Delayed COS)」

A.是一種在試管嬰兒(IVF)療程中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,用來同步卵泡生長、改善卵巢反應、提高卵子品質的策略,特別適合卵巢反應差(poor responder)或卵泡大小不均的患者。這是一種「延後 COS」的臨床應用方法,屬於卵巢預處理(ovarian priming)技術之一。換句話說,它是一種「利用雌激素來延後卵泡自然選拔、等待卵泡同步後再刺激」的策略,因此被歸類為「延後 COSDelayed COS)」的一種。

B. E2 priming 的操作方法

上個週期黃體晚期(約排卵後第1821天)開始給藥:

給予口服 estradiol valerate(雌二醇戊酸酯)2–4

mg/day或貼片(transdermal estradiol)。

持續至月經來潮前一天或月經第1天停止。

月經第23天開始卵巢刺激(COS):使用rFSHhMG進行促排卵。整體延後刺激的時間大約比傳統方案「延遲35天」。

C. E2 priming 延後 COS 的主要作用機制與目的

機制

臨床意義

抑制內源性FSH上升

避免「提早選出優勢卵泡」,防止卵泡大小不一

延遲濾泡募集時間

等待更多小卵泡同步進入生長期

改善卵泡同質性

提高成熟卵比例、受精率、胚胎品質

穩定激素環境

改善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

增強卵巢敏感性

特別有助於卵巢反應差(DOR)或高齡患者

D. 適應症(誰適合用 E2 priming?)E2 priming 通常不會用於年輕、卵巢反應正常的族群,而是針對以下狀況患者:

適應症

說明

卵巢反應差(Poor responders

AMH低、AFC低者常因卵泡提前選拔導致數量少

卵泡發育不同步

基礎卵泡大小落差大,導致成熟卵比例低

高齡患者(>38歲)

卵泡發育時間不一致,品質不佳

曾有卵子數少或成熟率低經驗者

可藉由E2 priming改善下一次刺激結果

需調整刺激時機

例如要延後取卵時間、排程等(次要用途)

E. E2 priming 延後 COS 的優點與潛在缺點

項目

優點

潛在缺點

卵泡同步性

顯著改善,成熟卵比例

卵子品質

受精率、胚胎品質提升

卵巢反應

提高低反應者卵子數

反應正常者效益不大

療程控制

可微調刺激時機

需提前規劃週期

療程週期

通常只延長35

若停藥後月經延遲,週期略延長

F.臨床效果與研究證據(簡述)

多數研究顯示:

E2 priming 可改善卵泡同步性與成熟卵比例,特別在 卵巢反應差(DOR) 與 高齡患者 中效果顯著。

有些研究顯示它可提高受精率、優質胚胎率、累積妊娠率。

不過,對於卵巢功能正常者的妊娠率提升較不明顯,因此主要用於「個別化刺激」策略

G.與其他延後 COS 方法的比較

方法

機制

適用對象

優點

缺點

OCP 預處理

抑制FSH/LH波動、同步卵泡

時程需控制者

簡單、常用

可能抑制卵巢反應

E2 priming

抑制FSH提前上升

卵泡不同步、低反應

不影響卵巢敏感性

效果較溫和

GnRH antagonist

快速抑制FSH/LH、延後卵泡募集

卵泡不同步、DOR、高齡

卵泡同步性強、卵子品質佳

成本較高、需監測激素

GnRH agonist 長方案

抑制下丘腦-垂體軸

高齡/高反應者

同步性最佳

療程時間長












五、延後卵巢刺激(Delayed COS vs 傳統卵巢刺激(Conventional COS

項目

傳統 COS

延後 COSDelayed COS

定義

於月經第23天立即開始卵巢刺激(rFSH/hMG

刻意延後刺激啟動時間,先進行

   預處理(E2GnRH antagonist

   OCP等)或等待條件成熟再開始

刺激開始時機

固定在月經初期(第23天)

延後37天不等,依卵泡/激素

   狀況決定

卵泡生長特性

可能出現卵泡不同步生長,導致大小不均

卵泡同步性改善,生長較整齊一

   

卵子數量

對卵巢功能佳者通常足夠

 

對卵巢功能差者可顯著提升卵子

    數量

成熟卵比例

普通,部分卵泡未成熟或過早成熟

成熟卵(MII)比例顯著提升

卵子品質 / 胚胎品質

正常或略不穩定(受卵泡不同步影響)

品質較佳,優質胚胎比例

內膜與胚胎同步性

有時不同步(卵泡提前成熟、內膜過早增厚)

同步性改善,著床環境較理想

適用對象

卵巢功能正常、年輕族群

高齡 / AMH / AFC / 卵泡不同步 / 曾有成熟卵比例低者

臨床妊娠率

穩定,對高卵巢儲備者效果佳

對低反應與高齡族群妊娠率明顯提升

治療週期長度

1014

稍長(約1418天),因需預處理期

操作複雜度

簡單、標準化

稍複雜,需要激素監測與個別化設計

成本

相對較低

稍高(因額外藥物與監測)


六、 臨床選擇建議

情境

建議方案

年輕、卵巢功能正常、卵泡發展均勻

傳統 COS 即可,週期短、成本低

卵泡不同步、成熟卵比例低、卵子品質差

延後 COSE2 priming GnRH

  antagonist)較佳

高齡或卵巢儲備差(AMH ↓AFC ↓

建議採用延後 COS,提升卵子數與

   品質

須調整療程時程(如避開假期、安排冷凍胚胎)

延後 COSOCP E2)可彈性安  排刺激時間

七、總結(重點整理)

📌 傳統 COS

優點:操作簡單、時間短、成本低,適合大多數患者

缺點:卵泡不同步、卵子成熟率不穩定、部分患者反應不佳

📌 延後 COS

優點:

卵泡同步性佳提高成熟卵比例

卵子與胚胎品質改善

提高低反應/高齡患者的妊娠率

可調整療程時程

缺點:週期略長、成本較高、需密切激素監測

八、臨床趨勢
近年來,「延後 COS」已逐漸成為個別化卵巢刺激(personalized COS)的重要策略,尤其在高齡、卵巢反應差、卵泡不同步患者中被越來越多地採用,是提升 IVF 成功率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