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

【婦產科 李世明醫師】胚胎植入選哪一種?新鮮 vs 冷凍胚胎,成功關鍵在哪裡?

 



試管嬰兒 IVF療程中,我們常常面臨的問題是,新鮮胚胎植入比較好還是冷凍胚胎植入比較好?今天我們就兩者之間的優缺點,及注意事項,做個討論。

「新鮮胚胎植入」是指將受精後數天內培養的胚胎(通常為第3天或第5天囊胚)直接植入子宮,而不經冷凍保存。這種方式有其特定的優點與限制:


一、新鮮胚胎植入的優點

1. 時間短、流程快速

• 不需等待胚胎冷凍與解凍,取卵後幾天內即可完成植入與黃體支持療程。

2. 適合血液中賀爾蒙濃度沒有過高者

• 若取卵數量適中、內膜狀態良好,且胚胎品質優,可直接植入提高懷孕機會。

3. 避免解凍過程風險

• 雖然現代冷凍技術已大幅進步,但胚胎在解凍過程中仍有少數可能遭到損傷,新鮮胚胎可避開此風險。

二、新鮮胚胎植入的缺點

1. 子宮內膜可能未達最佳狀態

• 取卵前的排卵刺激過程可能影響內膜接受能力(endometrial receptivity),導致著床機率下降。

2. 黃體功能不足風險

• 刺激排卵後,黃體功能常受到藥物干擾,易導致黃體素不足,影響著床與懷孕維持。

3. OHSS(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)風險

• 對於卵泡反應過強者,若立即植入新鮮胚胎會加重OHSS症狀,可能危及健康,此時建議冷凍所有胚胎,延後植入。

三、哪些人適合新鮮胚胎植入?

條件說明

年齡較輕(<35歲) 卵巢功能良好,胚胎品質佳

無卵巢過度刺激症狀 OHSS風險低

子宮內膜厚度適中(>7mm)且結構正常 適合著床

黃體支持完善 可補足天然黃體素不足

無需胚胎切片(PGT) 因為切片後需冷凍等待分析結果

四、新鮮胚胎植入應注意事項

1. 密切監控內膜與荷爾蒙水平

• 若內膜太薄、太厚或荷爾蒙不平衡,應考慮冷凍胚胎延期植入。

2. 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

• 避免劇烈運動、放鬆心情、均衡飲食,有助著床成功。

3. 充足黃體支持

• 醫師通常會開立黃體素(如陰道膠囊或注射)支持胚胎著床。

4. 如OHSS風險升高應轉為冷凍策略

• 如出現腹脹、體重快速增加、水腫等症狀應立即回診。





冷凍胚胎植入(Frozen Embryo Transfer, FET)是指先將胚胎透過玻璃化冷凍技術儲存,待未來子宮環境適合時再進行植入。這種方式在全球試管嬰兒技術中已漸成主流,尤其在避免卵巢過度刺激、提升內膜同步性、結合胚胎切片(PGT-A)等情境下效果尤佳。

一、冷凍胚胎植入的優點

1. 提高著床機率

• 可在非刺激週期、內膜狀態最佳時進行植入,提高胚胎與子宮內膜的同步性,改善懷孕率。

2. 降低OHSS風險

• 在取卵後暫緩胚胎植入,可避免因黃體素或懷孕激素加重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(OHSS)。

3. 適合PGT-A (胎着床前染色體分析)

• 切片後需等待染色體篩檢結果,胚胎需冷凍保存,之後再選擇正常染色體胚胎進行植入。

4. 可以分批使用優質胚胎

• 若一次植入未成功,可再次使用同一取卵週期所得的其他冷凍胚胎,減少重複取卵。

5. 靈活安排植入時間

• 可依照子宮狀態或生活行程做安排,不受刺激周期限制,更具彈性與安全性。

二、冷凍胚胎植入的缺點

1. 療程時間較長

• 與新鮮植入相比,冷凍胚胎需要等待調整內膜週期或月經週期,使整體時間拉長。

2. 有解凍損傷風險

• 雖然現代冷凍解凍存活率高達90%以上,但仍有極少數胚胎在解凍過程中受損。

3. 增加整體成本

• 冷凍保存、解凍與冷凍週期的藥物費用等,會增加部分費用。


三、冷凍胚胎的適應症

適應症 說明

OHSS 高風險族群 預防卵巢過度刺激惡化

子宮內膜條件不理想 如過薄、出血、結構異常等

胚胎需進行 PGT-A / PGT-M 檢測者-- 細胞切片後需等待結果

需同步其他治療 如免疫調控、慢性子宮內膜炎治療後等待子宮內膜最佳植入窗口期

計畫性懷孕 / 調整生活安排 如工作、假期、壓力調整等

取卵後激素過高 如雌激素過高會抑制內膜,建議延後植入

四、冷凍胚胎植入的注意事項

1. 準備子宮內膜

• 通常會使用自然周期或人工荷爾蒙週期(給予雌激素與黃體素)調整內膜厚度與質地。

2. 嚴格黃體支持

• 冷凍胚胎週期無黃體自然產生,需依賴人工黃體素支持(口服、陰道塞或針劑)。

3. 內膜同步性評估

• 可考慮**ERA檢測(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rray)**確認內膜最佳植入窗口。

4.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

• 減少壓力、避免熬夜與過度運動,維持血流與內分泌穩定。

5. 定期監測激素與內膜

• 包括血中E2、P4濃度與超音波檢查內膜厚度(理想約 >7mm)。

冷凍胚胎植入(FET)與新鮮胚胎植入在胚胎來源與品質相同的情況下,對胎兒健康的整體影響大致相當安全,但研究顯示在某些特定面向上仍存在微妙差異。以下是根據最新研究與大型統計數據所整理的比較:



一、冷凍胚胎與新鮮胚胎植入對胎兒的可能影響

1. 早產與低出生體重風險

冷凍胚胎(FET)

早產率 較低

低出生體重(<2500g) 較低

巨大兒(LGA)風險 略升高

新鮮胚胎

早產率較高(尤其內膜不佳時)

• 冷凍胚胎植入FET週期常在荷爾蒙較穩定、內膜準備較佳的情況下進行,有助胚胎著床與胎盤形成,但也可能因人工荷爾蒙干預影響胎盤表現,導致部分嬰兒出生體重大於常態。

2. 胎兒畸形與染色體異常風險

• 多數研究顯示:新鮮與冷凍胚胎間,重大結構性畸形或染色體異常風險無顯著差異。

• 胚胎是否健康主要仍取決於:

• 母體年齡

• 胚胎品質

• 是否有PGT-A(染色體篩檢)

3. 胎盤相關併發症

狀況 冷凍胚胎

胎盤過大(placentomegaly) 較常見

胎盤植入(placenta accreta) 輕微升高

妊娠高血壓、先兆子癲前症 FET人工週期者風險略升高

• 可能機轉:與「人工週期FET缺乏自然黃體素與LH刺激,影響胎盤血管發育」有關。

4. 神經發育與長期健康

• 至目前為止(截至2024–2025年的大型研究):

• 無論是冷凍或新鮮胚胎,兒童神經發展(語言、行為、學習)無顯著差異。

• 長期追蹤至10歲的孩子並未發現 IQ、過動、亞斯特質等統計差異。

三、臨床建議與注意事項

1. 選擇自然週期 FET 可降低妊娠高血壓與胎盤異常風險。

2. 若母體年齡大或有胚胎異常風險,建議進行PGT-A以減少染色體問題。

3. 醫師會依子宮狀態與母體特徵,推薦最合適的植入方式,不必過度擔憂冷凍與否本身對胎兒的絕對影響。